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中国经营报:传媒“碎片季”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0-01
开篇
未来,传媒是平的
你想过吗?未来,媒体的边界会变得模糊化
平媒记者也需要会拍摄、写博客、微博,电视媒体会介入网络电视、院线视频、广播领域
在数字化的背景下,网络传输的环境发生变化,内容生产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电视、报纸、杂志开始转型,报纸、杂志在未来的传媒市场中更强调影响力,积极参与内容的生产,像财经媒体往往参与高端内容生产,成为互联网媒体不可或缺的高端内容提供者
这些,从现在各种媒体的动作也许就能看出些端倪:广电系——央视正在打造大频道,国家网络电视台,把传统的频道和新的网络电视做到一起,让观众享受到更多的信息服务;上海文广集团制造的内容则朝着IT化方向发展,搜索、内容库、IP电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南方传媒朝着移动媒体发展
1月8日,南方传媒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共同发展手机媒体,共同研发和建构研发平台
而传输的变化落实到用户身上就是受众的碎片化,基于这样的一个现实,也许未来的传媒会基于三个平台的建构:一是个人信息平台
手机作为未来个人信息平台的主要载体和终端,会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运营商会提供更多样化的信息
第二是家庭信息平台
以电视为核心,未来电视会成为家庭聚集中心,消费、娱乐和信息都可以通过数字电视传输
第三是城市信息平台
在城市中,物业收费、工商收费、医院收费,这些在以往都是一个个信息孤岛,通过建立城市信息平台,未来将逐渐形成区域性的信息平台,将家庭的信息终端与城市信息平台连接起来,就可以实现快速的响应
例如,将交通信息和家庭信息平台连接起来,就可以很便捷的获得停车位置、酒店位置、沿途交通状况等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的出现,会让信息服务更加细致,深入到每个家庭和个人
这三个基本的未来平台简直就是一个不可想象的舞台,而舞台之上的未来消费者、未来的广告与媒介以及未来的媒体和技术都将呈现怎样的面孔?本期专题我们会与读者共同探索
而在传媒“碎片季”第三季报道结束后,《中国经营报》将在商业前沿版组中持续关注“碎片季”时代营销传播的优秀企业案例
与行业共同成长,迎接新的传媒营销时代
“失控”的传播
洪宇徐聪赵正李媛
媒体如何影响受众的上网习惯,从而和广告主做更深一层的合作,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就内容而言,要让受众有兴趣加入;就产品而言,还是需要通过广告来体现
媒体:单向传播走向终结
社交网站的异军突起,告知了公众一个简单的道理:让受众离不开的媒体才算是真正好的媒体
唐克文(ThomasCrampton)一早就察觉到了这种变化
“社交网络不仅改变着全球的互联网市场,还改变着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
唐克文是奥美公共关系国际集团360度数字影响力团队的亚太区总监,他本人的Facebook、Twitter也受到不少广告圈内人士的热追
根据唐克文的观察,在中国,每天有45%以上的人群有阅读BLOG的习惯,而33%的人群则坚持更新自己的BLOG
6年以来,中国网民的上网时间增加了一倍,不管是网络基础的应用,还是在获取信息这一功能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
消费者的媒体接触
“从各类媒体的消费者平均接触时间来看,除互联网外,其余媒体的周接触时间均在缓慢下降,其中电视的平均接触时间下降最厉害
例如,报纸的周接触时间由5.9小时下降到4.8小时;广播由10小时下降到8.4小时;电视从25.3小时跌至22.8小时;而消费者在网络上花的时间从10.2小时增长到16.4小时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说
然而,2009年,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和竞争格局并未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发生太大的改变,中国传媒大学IMI市场信息研究所所长黄京华表示
2009年下半年,IMI市场信息研究所根据对北京和上海两地,16岁到49岁的城市居民随机抽样的电脑辅助电话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城市居民接触率最高的仍是电视媒体,高达90%以上;其次是报纸媒体;排在第三位的是杂志媒体;广播为传统媒体中接触率最低的媒体
在新生代市场研究监测报告中同样发现传统媒体的地位依然稳固,从2005年至2009年,报纸、电视以及户外媒体的影响力一直保持在80%以上
社群概念的崛起
社交圈的力量现在已经远远大于你我的想象,而在现今技术条件之下,拒绝虚拟世界里的种种机会,也未免有点儿愚蠢
目前热映的《阿凡达》团队就聪明地借助了社交媒体来进行营销
他们首先建立自己的facebook,发展粉丝77万人;在MySpace,YouTube频道,和Twitter上发展了2万追随者
除了官方的网站,策划团队还开设了数以千计的粉丝主页以及网络社区
毫无疑问,社交网站将成为广告商的新目标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李智认为,消费者主动加入这一现象并不是趋势,而是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
问题的关键在于,广告主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这一正在发生的现象
同样地,媒体如何去影响受众的上网习惯,从而和广告主做更深一层的合作,也是必须要思考的问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