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真刀真枪的“风投”让校园创业走出温室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0-02
实习生邱晨辉特约通讯员刘禹辰
“您好,这里是新锐校园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锐传媒)……”电话这头,四五个身着正装的年轻人正忙着某会议的宣传协调事宜……23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内,像新锐传媒一样充满活力的很多公司在这里安家落户
这里不是商业氛围浓郁的企业写字楼,而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哈工程”)启航活动中心210室
这些忙碌的员工都是在校学生,他们所在的工作区域是由学校团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办公平台
2009年5月,哈工程团委大学生创业联盟(英文简称SLOVO)成立
不到一年的时间,创业联盟所属公司的月营业额已达30万元,其中,已有两家实体公司正式注册
团组织成了学生公司的“大股东”
“这次会议承办下来纯利润有3000多元”,新锐传媒负责人黄伟林感慨说,在创业联盟成立之前,甭说纯利这么多,即便在校园内办公司搞商业活动,也是“天方夜谭”
创业,如今在一些高校校园内成了烫手山芋
“大学生不能在校内成立‘合法’的创业组织,公司在业务讨论、办公的时候常打游击战,要么在寝室、要么在走廊,没有自己的办公地点”,黄伟林回忆起大一大二自己在外面“兼职”创业的苦日子时,庆幸自己赶上了大学毕业前最后一次校内创业的机会
“有了创业联盟,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做公司了
以前没有校团委的支持,就像没人要的孩子,和外面的公司谈合同人家都不认
”
创业联盟是由学校团委指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一个虚拟公司群
联盟为各公司发放“注册执照”,提供小额贷款作为虚拟运营成本,并为每个创业团队配备电脑和电话
通过降低学生的创业成本,帮助公司高效运转
“创业联盟旨在服务所有的公司,是有志愿性质的组织
”校团委书记殷敬伟说,“我们还会对公司财务进行监管,通过严格的财务制度,杜绝‘小金库’,严禁私自分账
”
作为创业联盟幕后的支持者,校团委与各个公司“共进退”
创业联盟主席李星介绍,“创业联盟就像一个母公司,而各个学生团队就像子公司
各个子公司可通过创业联盟利用校团委的各种诸如资金、培训等资源
”
“加入联盟之后,团委邀请了一些知名公司的CEO或者专家学者对各公司进行培训,一学期至少十多次
”黄伟林说
风险投资让创业环境不再“温和”
许多大学生创业难,难在没有启动资金
在二手商品中发现商机的大三学生李学斌,曾为筹不到资金发愁
“好在有风险投资,不然这个项目就夭折了
”如今,李学斌已是校园二手商品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
李学斌所言的风险投资,是指创业联盟作为一家大股东对其子公司注入资金的投资行为
当公司盈利之后,依据创业联盟所占股份进行分红,子公司也以再分红的方式阶段性地偿还投资
至今,创业联盟已累计对二手交易中心投资7000元,联盟将股份分成4部分,即30%团队股、30%项目股,15%资金股和25%虚拟成本股
李星介绍,“接受风险投资后,创业联盟下设专门的监理部门要求公司有专人把账目按时详细地记录,每月上交一份财务报表,并定期监察公司运营的情况
”
“风险投资为我们提供资本,但压力也不小啊
”李学斌坦言,如果公司亏了,创业联盟也要承担损失
“要是还不上钱怎么办?所以我们就必须好好干
当时的目标就是要盈利,哪怕是一元钱
”
李星介绍,风险投资模式一方面使公司在拥有固定资产、联盟品牌的基础上有了实际资金,体现了团委为学生创业增加的“有形”承诺;而另一方面,“有了外来投资,项目人员也就有了压力,公司就必须承担起风险责任,这种‘无形动力’逼着公司一定要良性运营,培养学生创业的能力
”否则,校园创业环境不真实,创业环境太温和,创业联盟就只能培养出“温室里的花朵”,不可能壮大起来
为提升虚拟公司的高仿真性,“联盟还计算公司的虚拟成本,如将水电费、办公室租赁费等从公司的利润中扣除,从而了解各子公司的实际效益,判断其发展前景”
李星介绍,为增加市场竞争,学校还尝试开设一些与现有公司有竞争性的公司,比如设立两家经营范围差别不大的书店,增加竞争的火药味
“公司一旦壮大,联盟会收回风险投资资金,让公司独立经营
风险投资也并非均等,会根据各公司具体状况而有所侧重
”李星介绍
不差钱,差营销理念
有了风险投资,不再差钱,而如何将死钱化为活钱也不是易事
研发自主品牌机器人零部件30种,代理10余个国外知名机器人品牌,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于欣龙和他的团队创办的机器人基地就是从创业联盟走出来的
看到了机器人基地的乐观市场前景,校团委通过创业联盟成立的SLOVO基金及基金的投资人,想为于欣龙投资100万元扩大业务
而于欣龙却一下子不敢要这么一大笔钱
“只有技术,没有营销理念
”殷敬伟发现于欣龙的这一心理是工科学校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的
殷敬伟便将学校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的管理学精英推荐给于欣龙的团队,让他们自己磨合,并由此开展针对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