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让网络从“魔鬼”变身“天使”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0-02
制图王晓芬
□晨报记者杨虹李蔚晨报实习生杜佳雯缪春晨
一年级的小学生已轻松熟练在“开心网”上种菜、买房;
同类虚拟人生的低龄化游戏“摩尔庄园”等更是将低幼年龄层的“网民”牢牢吸引在电脑前;五六年级的男孩则在“穿越火线”——在线射击战斗游戏CrossFire……寒假对这些小小的“资深网民”来说可谓危机四伏,丰富的网络游戏极易成为一大“杀手”
那么,家长、孩子该怎样建立“同盟”,将这一“杀手”为己所用?
[问题1]
孩子上网,家长该扮演什么角色?
建议:参谋者,而不是独裁者
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专家乐善耀、位育中学计算机教师周刚认为,现在这个社会,让一个学生完全隔绝网络是不现实的,家长阻止学生上网也是不正确的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善用网络不仅是趋势更是一种技能,关键在于怎样的使用是善用?对青少年来说,善于从茫茫网络上迅速定位到有用的信息,也是一种技能
在对学生沉迷网络的情况下,家长往往是两种做派,一种是“唱白脸,做恶人”,禁止孩子接触网络,或者拿上网时间作为教育的筹码,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才有上网的资格;另一种是“唱红脸”,想在假期中让孩子好好玩一下,放任自流
乐善耀认为,在假期中,适当的上网、休闲娱乐也无可厚非,隔绝网络是不可能的,平时上课的时候因为学业的关系,上网的时间肯定受到限制,假期可以视作一个释放的通道
对于已经沉溺网瘾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是堵?还是引导?“堵”,可能是每个家长最直接的反应,然而这种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也未必就有效,乐善耀强调,应当让孩子学会自己合理安排,做自己的主人
对于家长来说,则应当给孩子安排多种多样的活动,提供一个丰富生活内容的条件,比如,带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让他有和同龄人交流的机会,给孩子看电影、读小说,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他出去旅游,如果家长没有长途旅行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到附近的公园郊游一天也是有益的
如果有比网络更丰富更好玩的娱乐项目可供选择,学生自然会在网络上“分心”,把时间花在其他的事情上,为什么还要沉溺网络呢?
因此,家长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参谋师,家长为孩子提供多种选择而不替孩子做出选择,由孩子自主判断,家长是以一个共同参与者的身份同孩子交流,而不是一味指责或指导,这种“软向”的引导往往更为有效,也更容易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问题2]
家庭电脑是否要安装过滤软件?
建议:软件不能代替家长
除了上网时间过多导致“网瘾”之外,家长的另一个忧虑是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绿坝”软件正是为了给青少年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氛围应运而生的,但是否安装“绿坝”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对此,乐善耀认为,作为青少年的保护措施,“绿坝”这样的软件确实有存在的需要,但也是不得已为之,问题的最关键在于家长帮助孩子提高识别善恶的能力,判断好坏的能力,鉴别香花恶草的能力,这样即使在网络上不小心遇到不良信息,孩子也会自觉绕道而行
社会不是暖房,不可能总有遮风挡雨的遮罩,也不可能总是恒温在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这样那样的问题,今天不遇到,明天还是会遇到,那么孩子就应当培养起这样一种抵抗能力
周刚也认为,软件无法代替家长的信任,家长应当在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及信任,让他们有自主选择、自主过滤的能力
“要让孩子学会网络的生活,而非在网络上逃避生活
”
[专家支招]
寒假上网可以看些啥?
周刚介绍说,青少年学生最适合的网站首先是学科知识类网站
如小学数学网、21世纪在线英语教学网等,在这类网站上除了学科参考资料和课件分享、考试资讯及辅导外,更可拓宽思路,了解学科内的最新动态;其次一些搜索引擎也是比较推荐的,用好搜索引擎就等于做互联网的主人,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自己最需要的部分;第三类就是一些在线图书馆网站,中小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量来增加自己的底蕴,在线图书馆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获取图书的途径,大大降低了阅读的成本;第四类推荐的网站是一些“驴友”网站,即旅游类网站,介绍各地风土人情与旅游见闻,不出家门而“行万里路”
[相关盘点]
寒假可能面临7大“杀手”
安全问题一直是寒假中最让家长头疼的问题之一,家长和学生应注意寒假中可能面临的“杀手”
虹口区青保办主任陈再跃强调在寒假中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安全问题
交通安全主要指出行安全
寒假正值春节,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走亲访友,或者回老家
因此,家长要督促孩子文明行走,遵守交通规则,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
同时,为了更好的迎接世博,学生们也要时时做到讲文明,遵规则
在与同学出去玩时,更应注意交通安全,不仅自身要做到,还要提醒同伴一起遵守
居家安全孩子放假了,不少家长还没休息
一些孩子在寒假前期不得不独自一人在家,这时就要注意居家安全
这主要包括用气用电的安全,提醒自己开关是否关好,谨防触电
此外,还应注意防火和防烫伤,如果孩子在取暖时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