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Facebook用什么挑战谷歌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0-03
余国友
■一家之言
美国的新媒体之战再现精彩一幕
上周末,Google在一则twitter消息上宣布,该公司已在实时搜索服务中整合来自美国SNS(社交网络)网站Facebook的部分状态更新信息
在此之前,Facebook的信息一直不向Google开放,两亿用户在其上的交流、分享与创作信息,Google均无法索引、搜索
2月22日,Google推出了新服务Buzz,可以基于Gmail庞大的用户群进行在线分享、交流,被一些媒体称为“Facebook和twitter杀手”;此前四天,Facebook的月流量刚刚超过雅虎,成为美国第二大网站,仅次于排名第一的Google
1998年创办的Google超过雅虎时十岁,2004年创办的Facebook达到这目标时,刚刚过完六岁生日
很多投行和媒体在谈到“谁可能像Google威胁微软一样,威胁到Google”这个问题时,答案都惊人的一致:Facebook
尽管Facebook的年营收不过才突破10亿美元,与Google的200亿美元相差巨大,但两者在用户规模和访问流量上的差距的确在渐渐缩小
互联网企业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没有谁能确切地预测盈利模式,但只要拥有巨大的用户数量和关注度,变现后的能力就将十分惊人
1998年Google还没有成立时,两位创始人要将核心技术以100万美元卖出,都找不到下家;但当他们索引数十亿页面之后,尽管利润仍然微乎其微,却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大肆追捧
Facebook也是这样
尽管它现在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等于复制了Google的盈利模式;但由于在用户数、技术深度上都拥有巨大优势,潜在投资者对其十分看好
在商业模式上,Google代表的仍然是web1.0时代的特色,即对现有内容进行单向整理和向下发布;Facebook却是完整的2.0框架,用户自行筛选、发布内容
基于机器的搜索算法高超精密,但在很多时候,口口相传的信息却会引起更多关注
Google自己的一个实例恰恰证明了“社交”的潜力
1999年,Google创始人做出了匪夷所思的决定:同时向两家最大的风头公司KPCB和红杉资本申请风险投资,并试图让他们互相制衡,以保证两位创始人仍然对公司控股
这违背了风投的诸多惯例(投入即控股、KPCB从来不跟红杉投同一家公司);以传统的线性商业模式来衡量,Google此举注定失败
但是,人脉发生了作用
Google的一位早期投资人跟红杉的头头很熟,两位创始人在斯坦福的一个老师跟KPCB、红杉都很熟;红杉投了雅虎,而雅虎又用了Google的服务,也帮着说好话;最后,亚马逊网站的贝索斯是Google的早期投资人,又接受过KPCB的投资
“多重关系网影响了本来线性的商业决策”,两家老死不相往来的竞争对手同时投资了Google,还让后者的创始人保留了控股权
互联网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由此诞生
Google自身的融资过程说明了“关系”变现的巨大潜力
这一模式之所以没有流行开,是因为没有量化因素可以衡量关系变现后的价值
在这一切没有明确之前,社会化网络的商业价值只停留在潜力阶段,拥有最大潜力的,无疑就是Facebook
尽管中国在社交网络方面的发达程度不逊于任何国家(英语中甚至有专门的“guanxi”单词),但在SNS发展方面无疑未起步已落后
因为2.0网站最重要的因素是用户自由创造内容,中国本土的SNS网站并不拥有这一条件
因此,在国外大行其道的社交网络,在国内仍然只能停留在“交友网站”阶段
□余国友(安徽职员)
.tomadd_sup_new{background:transparenturl(http://i1.sinaimg.cn/cj/deco/2008/0226/images/fina_mj_003.gif)no-repeatscroll102%-48px;
display:block;}
/*tommend0930*/
.style_t_vb{overflow:hidden;zoom:1;margin-top:25px;text-decoration:none;width:559px;}
.style_t_vba{background:url(http://i2.sinaimg.cn/IT/deco/2009/0930/images/wbicon_cl_002.png)no-repeat;width:105px;padding:10px000;height:15px;text-align:right;line-height:normal;float:right;margin-top:0;margin-left:8px;}
转发此文至微博
//![CDATA[
varsendT={
getHeader:function(){
varg_title=document.getElementById("artibodyTitle").innerHTML;
varre=/[^>]*?font[^
div.artiBlkdiv.Mblk_11{overflow:visible;}
网友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comment_t_show1a:link,#comment_t_show1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
#comment_t_show1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分值
//本范例取自商城的商品打分应用
varvote_list=newObject();
vote_list["很好"]="1";
vote_list["稍好"]="2";
vote_list["一般"]="3";
vote_list["稍差"]="4";
vote_list["很差"]="5";
functionkf_ifempty(myform){
if(myform.content.value==""){
alert("请填写评论内容后再提交,谢谢");
returnfalse;
}else{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