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深圳再造:互联网等三大产业5年规模达6500亿元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0-03   生物、新能源、互联网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深圳的支柱产业
深圳未来将投入105亿元倾力打造这三大产业,力争在2015年实现三大产业规模达到6500亿元
这是深圳市政府近日召开的生物、新能源、互联网产业规划和政策新闻发布会透露的信息
  去年,深圳实现生产总值8201亿元,按照6500亿元的目标规模计算,三大新产业在产值上相当于再造一个深圳
接受采访的多家企业对实现这一目标持乐观态度,但是,他们也指出,虽然新兴产业在未来5年的爆发式增长可期,但是,还需弥补人才、教育科研、知识产权保护等三大短板
  三大产业5年规模达6500亿元   目前,深圳的人均GDP已接近1.4万美元,这在全国都比较高,也意味着未来产业必须向更高端发展
  深圳市常务副市长许勤再次明确了对深圳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期许:未来5年斥资百亿强力推进生物、新能源和互联网三大新兴产业发展
许勤表示,深圳三大战略新兴产业目标是到2015年三大产业要形成6500亿元规模
其中,生物产业年销售收入要达到2000亿元,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互联网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成为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发展的领先地区;新能源年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成为国家新能源重要基地和低碳城市
  据了解,在产业规模、整个产业能力、创新能力上,深圳这三大战略新兴产业都具有很好的优势
生物产业方面,深圳在生物医疗设备、生物医药等方面拥有很好的基础,是国家第一批3个生物产业基地之一
华大基因等研究机构为未来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源泉
新能源产业方面,比如核电、风电、太阳能技术、节能的LED技术、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方面,深圳也拥有非常强的实力
如今深圳在三大产业方面拥有一大批“明星”企业,互联网方面的腾讯、迅雷、A8、芒果网等,华为、中兴已经覆盖了整个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全领域的制造企业,新能源方面的比亚迪、生物医疗方面的迈瑞都是响当当的大企业
这成为支撑三大新兴产业成为深圳未来支柱产业的先决条件
  其实,去年下半年,深圳就相继出台了生物、新能源和互联网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发展政策,将在未来花大力气调动资源加大培育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接下来将围绕规划和产业政策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分批次培育一批自主创新高技术群体,设立研发中心,促进三大战略性产业的产业集聚和创新资源集聚
  许勤表示,未来7年,深圳将通过规划的部署、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政府资金以及社会资金的共同投入,“迅速壮大”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带动深圳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值可再造一个深圳   深圳大学中国特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易明认为,根据深圳的年GDP总量,深圳在生物、新能源、互联网新兴行业未来将涌现出一批类似华为、中兴和腾讯的明星企业
根据发展目标,2015年生物、新能源和互联网三大产业要形成6500亿规模,三大产业年产值甚至可以再造一个深圳
  三大产业的企业人士认为,这一目标并不虚幻和遥远
以互联网产业为例
深圳互联网业起步较早,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据统计,2008年,全市互联网产业总规模约为160亿元,占全国产业规模的11.5%
根据规划,至2015年,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并形成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5家
  “深圳出台了互联网业规划后,借助政府的支持,为未来5年内再造出一批腾讯这样的明星企业提供了重要契机
”深圳市互联网技术应用协会会长尉迟亚波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深圳本土成长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走秀网是国内最大的时尚购物网站,公司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表示,未来5年内,深圳互联网产业规模要达到2000亿元,并形成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5家没有问题
“当前,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业正处于增发爆发节点上,去年第四季度,我们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比上一年同期增涨了500%,预计2010年的销售金额将接近10亿元
”走秀网负责人告诉记者说
他表示,目前,深圳已经涌现出像腾讯、A8音乐集团等这样一批互联网产业龙头企业,阿里巴巴、百度也纷纷落户深圳,同时,在珠宝、家具、服装、钟表等各个传统优势产业,都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展交易空间
  在全国首推全程外贸电子商务的深圳市一达通公司总经理魏强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表示,深圳互联网行业未来将呈现高成长趋势,“去年我们公司的营业额高达30亿元,较上年增长3倍,深圳5年互联网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没有问题,我们则将成为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之一
”魏强说
  袁易明认为,不仅是互联网,生物、新能源等产业的附加值都比较高,是未来需求很强的产业,在深圳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对于改变原来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模式,必定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地理纵深   新兴产业还需弥补三大短板   三大新兴产业的确会给未来的深圳带来新的亮色,但仍有不少人心存担忧
多年来,教育科研、人才等问题一直被认为是深圳城市竞争力的短板
返回上页
上一篇:快讯:巨人第四季净利2900万美元同比下滑31.9%下一篇:前程无忧第四季度净利润68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