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网购如何躲开四大陷阱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0-03
网购如何躲开四大陷阱?
现如今,网购已成为很多网民的主要消费习惯,可在网购过程中,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象也屡屡发生
从这两年发生的网购欺诈案件看,以下一些消费陷阱需要特别当心
陷阱一:低价馅饼变陷阱
案例:大学生杨某想为自己买一部3G手机,而看中的一款产品在网络上的价格只有实体店中的1/3,杨某很高兴,立即登录帖子中提到的网页,并按照网页提示向页面上指定的账户汇了钱
结果,半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收到手机,等他再次登录该网页的时候,已经无法打开了
对策:只接受货到付款或安全的第三方支付方式
如果网站拒绝采用以上支付方式,建议消费者不要通过该网站购物
陷阱二:山寨网站骗钱财
案例:韩先生在网上购物时,即时交流工具突然收到一信息称,某数码网站正在搞优惠活动,他看中的一款手机仅售850元
随后他查询了该网站,发现该网站不仅有备案,而且网民评价也不错
于是,他就按照该网页提示,通过所谓的“工商银行”网上银行支付货款
可是不知为什么,每次到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时就发生错误
无奈之下他便到银行询问,这才发现卡上的1000多元被骗
对策:不要随意打开聊天工具中发送过来的陌生网址,不要打开陌生邮件和邮件中的附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
一旦遇到需要输入账号、密码的环节,交易前一定要仔细核实网址是否准确无误,再进行填写
陷阱三:以次充好卖假货
案例:李小姐在某网店看到了一款名牌黑色牛皮靴子,样式非常时尚,标价为238元,感觉很划算,当即在网上挑选了一双37码的靴子,并进行了货款支付
可是接到邮包拿出靴子,越摸越不对劲,靴子做工粗糙,皮质较硬,经皮革店工作人员鉴定,不是牛皮而是人造革的,而且是质量很差的人造革,尺码还是38码,不符合自己当初订货的规格
联系商家退货,商家却说:“靴子是二层牛皮的,材质是差了点,不然怎么会卖这么便宜?”李小姐又表示鞋码大小不对,要求退货,商家说要她拍张照片从网上传过去,证明鞋码不对
照片发过去后,该商家又称,照片看不清楚,要退货的话就去上海面谈
李小姐非常气愤,“哪有这么骗人的?去上海的路费都不止238元”
对策:消费者在网购商品时最好进行截图,同时保留买卖时候的双方对话原始记录,以作为以后与商家对质的证据
陷阱四:先施小惠后失踪
案例:网民小美前不久通过论坛的帖子,认识了一个专业出售各式环保袋的卖家,并通过QQ沟通起来
卖家觉得和小美很投缘,就给她打了7.8折,还送了一个小袋子,并同意使用支付宝担保交易
很快,小美用上了刚买的美丽购物袋,同事们觉得不错,就请她代为团购,而这一次卖家表示因为数量比较多,需要先收款再去进货,要求小美直接打款
小美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可是钱打过去后就再无下文,卖家也失踪了
对策:和不可靠的陌生人交易,最好使用可靠的交易方式,比如支付宝等提供的“担保交易”,可以在货到后买家确认时再从支付宝的网络平台上把钱打给卖家,可以预防被骗
消费提醒
安全网购的七大注意事项
网上交易保障中心首席运营官乔聪军提醒网民,安全网购应注意七大事项
●警惕网上违法交易行为
●网购前多关注“黑名单”
●谨防低价陷阱
●识别卖家资质
●购买网络游戏、数码产品须谨慎
●交易支付选择第三方担保支付或货到付款
●学习、掌握基本的安全网购常识
市场观察
维权呈现三大新趋势
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正在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
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2500亿元,较2008年翻番;至少在网上买过一次东西的中国网民数历史性地突破了1亿人
网购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也正逐渐得到政府、行业、企业的重视,呈现三大主流趋势
以网管网被广泛采纳
政府部门相关立法的逐步完善将让网购维权有据可依
2009年,国家工商总局组织修订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还将发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网络交易服务提供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义务
在监管方式上,“以网管网”方式已被广泛采纳
网络化的监管方式摒弃了传统监管方式中的诸多缺陷,适应了互联网快捷、高效的特征,整合了与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多种功能,不仅有利于消费者及时投诉举报、有利于政府对电子商务企业有效监管,而且有利于更加全面、有效地保障消费者权益
电子商务企业主动担责
电子商务企业普遍认识到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2009年,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领军电子商务企业,相继展开行动,担负起引领行业发展、树立行业规则的责任
如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文明”,致力于电子商务时代的“网商”、“网货”、“网规”制定和研究
淘宝网推出“全网消保”计划,并将2010年确定为“消费者年”
腾讯拍拍网也推出了“诚信保证计划”,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