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3.15特别关注:网购10年 欺诈手段变迁面面观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0-03   引言:谈到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成立于1999年的8848无疑是这个行业的鼻祖,在经历了近一个年轮的洗礼之后,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目前已达到千亿级别的规模,伴随着巨大市场应运而生的电子商务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一市场也随后被细分出了B2B、B2C、C2C等多种模式的运营方式
  只是,热点市场发展的背后永远都有着它阴暗的一面,电子商务的迅速膨胀近几年开始引起了一些投机者的关注,特别是在淘宝、拍拍、有啊等一些典型的C2C网站出来之后,一些网络欺诈的案例便屡屡发生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虽然平台商在抑制商家欺诈上面纷纷出台了不少应对的策略,但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太多的难以预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争斗一直在这个行业当中充当着演绎的主角,诚信,也已无疑成为这个行业发展当中最受关注的话题
  值此3.15之际,比特网对电子商务平台商以及这一行业的相关专家进行了大量的咨询,简单的对中国网购10年当中一些欺诈手法的变迁进行了整理,希望在帮助网购者理性消费的同时,也能为肃清这个行业的不良欺诈之风尽一份薄力
  网购欺诈手段变迁:低价成最大诱因   初级阶段:无中生有
2003年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方兴未艾,作为网络“潮民”的上海地区的肖小姐便开始了尝试网络购物,她在某知名电子商务网站上看中了一款时尚靓包后便给对方汇出了货款并等着收货
谁知这个等待限入了无尽,随后半个月肖小姐每次都会打开该商家的页面并对商家进行催货,刚开始的回复是“调货需要时间,会尽快安排发货
”一个月之后,该商家的页面突然出现无法访问,之前的电话也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
  “这种欺诈方式在网络购物刚刚盛行的时候比比皆是,往往是一些投机者建立一个虚假的电子商务网站,再通过广告联盟或者购买关键字的方式进行推广并以此展开欺诈
”接受比特网咨询的国内一家知名电子商务网站的相关负责人在欺诈手段演变时给出了这样答复,他透露道,其实这种网站所有的产品都是虚购的,建站者基本上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网站页面就可以进行欺诈,“通过关键字或者是广告联盟的形式吸引网购者的关注,再以低价的形式诱骗消费者汇款,拖一个月不发货,等到用户累积到一个程度之后敛聚了一批钱之后,网站关闭,客服电话关停
然后以同一样模板做出一个新的网站,换个域名再进行同样手段的欺诈
”   据悉,在电子商务网站尚未形成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度且没有第三支付的担保平台出现之前,网购者的盲目以及侥幸的心理使得这一类的网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大行其道
  中级阶段:偷工减料
3年成为一个行业迈向成熟的标志,到2006年,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已雏形初显,相对来说容易产生欺诈行为的C2C领域,淘宝、拍拍、易趣等已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在对于商家的进驻进行严格审核之后也加大了网购者的信任力度
然而,欺诈手段也随之进行了演变,北京一位王先生在网上购买了一款被商家吹之玄呼的手机之后却大呼上当,原来,这款售价高达2000多元被称之为功能多达上百项,外观精美且带防水功能的手机压根就是一款低质的山寨机,所谓的防水功能只是加了一个塑胶皮套,而号称炫目的金属外壳其实就是刷的一层精糙的金色粉末
  淘宝网市场部一位相关负责人对比特网表示,这种以低价诱惑且虚意夸大产品效果的方式一些电子商务网站上商家的目前惯用的“杀手锏”,“对于一些价格相当较高的产品,消费者可能会觉得上当并进行维权,但这方面的维权目前在法律层面都留有空白,执行起来相当困难,如果只是几十上百元的小产品,消费者也就自认倒霉,往往不会过于追究商家的责任
这也就使得这一类的商家到目前为止还活跃在一些电子商务网站上
”   高级阶段:高仿与低价诱惑的捆绑销售
一款有原厂质量担保却在价格方面有着较大优惠的产品往往会成网商借机取巧的欺骗手段
也被看作是电子商务发展当中又一种欺诈手段的衍生
中关村某IT公司白领女性赵某看中了某款知名品牌笔记本,其标出的价格比市场价低出数百元,且承诺提供原厂维修,兴致勃勃致电下单时却被告,被这款产品需要同时购买杀毒软件、防尘设备、笔记本包等一系列捆绑产品,且捆绑产品的价格高得离谱,整个算下来消费者根本得不到任何的优惠
  上述接受比特网咨询的淘宝网市场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方法不光是在C2C的网站上会看到,在一些被认为产品质量信得过的B2C网上站也会有发生,往往商家会以低廉的价格进行促销,但同时会捆绑的产品售价则会高出许多,“对于一些不太了解产品性能的人,会认为这些辅助产品是必需的,而且一直受着主产品低廉价格的牵引再加上售货人员舌如弹簧的游说,也就自然落入了这个圈套
”   此外,一些在国内买不到或者是某些售价昂贵的高仿的产品也成为新兴网络时代购物欺诈的关注点之一,对于这类产品的销售,商家也会突出奇招,一些商家会标出比同类正品低出数倍的价格,也就暗示产品为高仿型,另一类商家则完全抱着“守株待兔”的思想,标出与正品相差不大的价格来诱骗消费者 返回上页
上一篇:九城诉暴雪案开庭 索赔1200万下一篇:酷6剧场启动 李善友称将彻底分离长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