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风投创业者相互忽悠:多少信任可以重来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0-03   中国VC进行时:风险投资人真相之4“对内忽悠”典型症状   你不是在忽悠,就是在被忽悠?上一篇里我们总结了投资界出现的种种乱象,以及行业里可能“对外忽悠”的种种表现;在这一篇里,我们将更加详细并分阶段地描述风险投资人与创业者相互之间“对内忽悠”的“典型症状”
但是在所有这些背后我们要问一句,相互忽悠的世界“有多少信任可以重来?”   ●投资前期“忽悠”典型症状   核心词:●TermSheet   创业者:●卖“分歧终端机”   ●手拿多份TermSheet鼓动风投竞价   ●刻意伪饰企业表现   投资者:   ●“没诚意”,给了TermSheet不打算投   ●“借用”创业者创意   ●个别坏分子还可能要求返点   《非诚勿扰》中葛优活生生把一台“分歧终端机”忽悠给了范伟,可以说是艺术的夸张,但不少创业者把诸多如“垂直分众”、“山寨分众”或者“中国youtube”这样的企业在很稚嫩的时候就忽悠给了投资人,恐怕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风投最近就自己以往的大干快上反思得最多的地方
  风投表达初步想投资的意向,是从TermSheet开始的
所谓TermSheet(投资条款清单,termsheetofequityinvestment)就是投资公司与创业企业就未来的投资交易所达成的原则性约定
  “话说从前的从前,那时天还是蓝的,水还是绿的,VC没谈过五轮是不给TermSheet的,给了TermSheet是准备要投资的
”———这虽是VC间流传的玩笑,但还是可以证明,以往的TermSheet还是有类似于录取通知书的“含金量”的,而不像现阶段通胀贬值得厉害
  经历“就是想看、并不想投”的“非诚”类VC多了,很多创业者面对风险投资人的时候也留了一个心眼,甚至有企业“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给TermSheet不给财务数据,因此TermSheet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信物”,但是“信物”满天飞本身就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另一方面,因为TermSheet通常会设置排他性期限,在签订之后风投可以从容地做尽职调查,因此部分VC已把先给企业TermSheet作为抢项目的一种策略,但是TermSheet也未必真是“兔子”———正如玩笑中所说,在TermSheet的背后实际投资诚意有多少,具体到各家风投,恐怕就是一件悬殊很大的事情了
  因此就有企业在签订了TermSheet之后,被风投拖上几个月最终没拿到钱而不了了之(最惨的是可能在这期间还碰上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导致企业“贬值”),难怪有创业者恨恨地说,不道德的风投,与耽误女人青春的男人同样可恶
  而学乖了之后的创业者也开始“多谈恋爱不结婚”,不着急签订TermSheet,而是找风险投资人多要TermSheet
在形势好的时候,经常有创业者手里拿着五六份TermSheet让风投相互之间竞价,特别是如果这其中有知名VC的TermSheet,那就相当具有“说服力”
一旦竞价,VC自身也可能不冷静,你给10倍市盈率,我给15倍,最后20倍,还可能是高价买到的“赝品”,难怪曾有投资人在公开场合表示,“最不喜欢让VC竞价的企业
”   但如果说TermSheet的问题都还是“游戏规则”之内的话,有一些做法就“纯属道德问题”了
除了一些情理之中的装积极的做法,创业者最常见的是对自己公司的情况造假,比如媒体曾曝光的在海外上市的某新能源企业,“看似繁忙的油罐车行来驶去,却始终未见任何油品装卸,更有员工自曝,‘那些车都是租来的
’”   而风投方面最为不能容忍的可能就包括,极个别风投私下里找创业企业要求投资“返点”,因为风投作为GP的收入是来自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和一定比例的激励收入,“但是我投资了这家公司,我个人会有什么好处?”一些把个人利益放在这个链条上的VC,就可能会个人要点公司的股份,或者直接要求一定比例的投资现金作为返点
  还有一种情况,是风投“借用”(在创业者看来就是“抄袭”)的作法———风投每天可能会收到相当多来自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有部分风投可能会把有价值的创意移植到其他公司
风险投资人中还可能有一种创业合伙人(EntrepreneurinResidence,EIR),他们有创业经验,同时参与评估项目,而创业者的想法,有可能就是触动他们下一次创业的灵感
  某风投原创笑话   在VC投资过热时   (投资者与创业者对投资条件的对话)   投资者:很高兴见到你
  创业者:我听说VC会要求有清算优先权,你们呢?   投资者:放心,我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创业者:董事会里有争论时,你会全力支持我吗?   投资者:当然了!这是底线!   创业者:你会要求加入对赌条款吗?   投资者:不可能,谁告诉你的?   创业者:超额完成财务目标,有增发股票吗?   投资者:这还用说吗?这是VC行业的普遍标准!   创业者:如果我一个季度没达到目标,你会把我炒掉吗?   投资者:不会!你怎么会有这种念头?   创业者:公司将来的后续融资,你们会继续参加吗?   投资者:是的,这是我们的一贯故法!   创业者:资金不一步到位,而是根据里程碑分期向公司注资吗?   投资者:不,看情况吧!   创业者:管理层的期权,会准时发放吗?  
返回上页
上一篇:盛大文学进军电子书 数字出版成文化产业热点下一篇:全国扫黄打非办宣布14万违法违规网站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