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新书限折令出台背后:参与讨论网商仅一家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0-01
陈定方透露,当时参与讨论的有5、6家民营企业,网络零售商只有当当一家,其余多半都是出版社和发行系统的协会会员
每经记者谢晓萍发自北京
近期出台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的新书“限折令”引发的纷争正日趋激烈
日前,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甄玉波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以下简称三协会)出台的《规则》违反了三协会的章程,本周内将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要求对三协会行使处罚权
另一方面,三协会也“不甘示弱”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秘书长黄国荣表示,今日(1月22日)将发表声明,解释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新书“限折令”
一部行业规范,为什么会引发各方如此大的反应?
出台背景
恶性竞争催生“限折令”
据了解,这个《规则》整整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来论证
“经过了3次大讨论,8次修改才完成
”黄国荣回忆说
2006年8月,相关部委领导在一次座谈会上透露,正在酝酿推出新的《图书出版管理规定》,新的管理规则将增加新闻出版总署有权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做出处罚的规定
随后,相关部委派出了三个调研组,分别到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六个省调研
黄国荣表示,此次调研的主要成果包括:图书行业的高定价、低折扣;价格战恶性竞争;欠款等问题
“图书行业的恶性价格竞争也引起了总署的注意
”
“国内图书市场的价格战越演越烈
图书行业本来利润就很薄,再这样打下去,行业就毁了
”金盾出版社社长张延扬表示
2006年7月,北京第三极书局刚成立,隔壁的中关村图书大厦就拉开了两个月“全场7.5折”的价格战序幕
这场价格战还波及海淀图书城、当当网等
价格战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009年7月,第三极书局宣布关闭,第三极书局总经理关波对媒体表示,“开业三年来,折扣战给书局带来巨大经营压力
”
2009年1月,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起诉北京卓越亚马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原因也同样是价格战导致的恶性竞争
行业现状
价格战折射行业之苦
《规则》出台的三次讨论中,张延扬就参加了其中的两次
张延扬说,《规则》的讨论会也成为同行们的“诉苦”会议
“一本图书从出版社出来到书店,大概是6折,剩下的利润就是新华书店的,但是他要除去店租、人员、水费、电费等等,还能剩多少?”
广州学而优书店的老板陈定方认为,《规则》并不是完全针对网络书店,而是让每个经营者都处于一个公平竞争的状态
张延扬非常同意新规则的出台,他认为,当当网、卓越网正是以低折扣赚足了足够的民意支持率,“这些网店赔本赚吆喝,却没有为自己的增长带来实质性的作用
”
据陈定方透露,就在《规则》讨论会上,当当网总裁李国庆也曾“大倒苦水”,一方面必须要应对网络书店之间的价格竞争,同时又要面临亏损带来的巨大压力
此前,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分别在2006年和2009年表示,当年目标为达到15亿销售额、公司估值10亿美元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为什么2006年到2009年,当当网的估值都是10亿美元,毫无增长?
“我们的图书一本也就卖10~12块,按照正常的发行销售,我们也就只能赚10%左右,大概也就一块钱
”张延扬表示,“网络零售商的价格战造成了更低的图书价格,而这些网络书店对渠道拥有了足够的话语权,这样也造成了批发商对出版社施压,希望可以要求出版社再降低折扣
但是,折扣降低的同时,出版社的利润也就被进一步压缩了
更要命的是,折扣一旦降下来,就很难再涨上去了
”
华文天下总编辑杨文轩认为,如果价格战再这样无序进行下去,受伤害的不仅是从业者,消费者最后也会是受害者
“在整个行业链条上各个环节都为生存担忧的时候,作者、出版社就很难继续推出新的选题,这样消费者也就没有什么好的读物了
”
市场反应
“目前不具可操作性”
据黄国荣介绍,该《规则》主要是由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发行司的相关工作人员、三协会起草的
草案的初稿分为九章,对图书交易的六个环节进行逐条的规范说明
“我们经过了3轮的大讨论,相关部委的司局都有参与,最后还征求了发改委的意见
”黄国荣说
2007年11月,针对这一草稿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讨论会在京召开
“当时有60多家出版社、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的老总参与,在三天的时间内对《规则》的初稿进行逐条讨论,发表意见
”黄国荣说
陈定方透露,当时参与讨论的有5、6家民营企业,网络零售商只有当当一家,其余多半都是出版社和发行系统的协会会员
张延扬说,讨论者被协会分为出版商和经销商两个组,分别进行“闭门”讨论,“主要是考虑到折扣的问题,因为经销商要求降低折扣,而出版商却不愿意降低折扣
”当当网也派了专门的代表参加会议,当时表示对规范打折是持赞成意见的
但就在《规则》出台之后,当当网针对“限折令”表示:目前还不具有可操作性
“是否统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