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应对网络舆情“最牛太太”事件居首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0-01   昨日,人民网推出新一期的“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再次为地方政府打分
  2009年第四季度,互联网上延续了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的状态
随着民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在互联网上的落实,网民进行“公民报道”和意见表达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日益显现
  回首这一季度,面对越来越强烈的网络民意,我们看到了新疆兵团迅速处置网民举报的诚意,看到了云南等地在应对群体事件中不断转变思维和网民保持顺畅沟通的探索,看到了包括网民在内的各界广泛参与的“第三方调查”在突发事件调查中发挥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内蒙古阿荣旗女检察长“豪车”案中“非法上访者网络诽谤”的说法言犹在耳,不能忘记“临时性强奸”判决在网络中引发“流行语”背后充斥的愤懑和无奈
  专家指出,地方在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的应对、处理中的任何不当行为都会对当地公权力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昨日,国内最早从事舆情研究的机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授权南方都市报独家发布“2009年第四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以下简称“排行榜”)新疆兵团迅速处置网民举报的“最牛团长太太”事件名列榜首;四川成都拆迁户唐福珍自焚事件中,政府应对严重失当,存在重大缺陷,因此排在末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此发出“红色警报”
  【目的】:帮地方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通过技术手段从各种网络舆论载体中梳理地方热点舆情,并借助已形成的一套舆情研判指标体系,就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做出客观分析,最终形成考评结果,并以排行榜的形式定期发布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排行榜项目负责人单学刚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这是他们第三次发布类似的排行榜,目的是为地方提供客观、科学的舆情参考数据和舆论引导建议,帮助地方准确把握社情民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以新理念、新思维处置突发事件
  【结果】:唐福珍事件挂红色警报   单学刚介绍,排行榜是根据100多家境内外报刊的新闻报道和评论、8家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约30家论坛(或BBS)、400余名网络“意见领袖”博客及微博(http://t.sina.com.cn)、QQ群和播客(视频分享)网站中,梳理出来2009年第四季度十个舆情热点舆情事件,再按照“政府响应、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3个常规指标,以及“恢复秩序、动态反应、官员问责”3个特殊指标,对这些事件中的政府应对、处置能力做出评估,结论是:   政府应对总体较为得体(蓝色警报):新疆兵团“最牛团长太太”;云南昆明螺蛳湾事件;广东广州政府网上公布预算;   政府应对有待进一步加强(黄色警报):江苏南京徐宝宝事件;湖南湘乡校园踩踏事件;   政府应对存在明显问题(橙色警报):广东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重庆打黑律师门;   政府应对严重失当,存在重大缺陷(红色警报):内蒙古阿荣旗女检察长豪车事件;浙江湖州“临时性强奸”;四川成都拆迁户唐福珍自焚事件
  蓝色总体较为得体   发布微博   云南政府信息跑赢“谣言”   此次名列榜首的是新疆建设兵团迅速处理网络举报“最牛的团长太太”事件
2009年10月8日,天涯社区有帖子称,新疆兵团“最牛太太”在甘肃敦煌掌掴女导游,随后在网上热传
10月10日新疆建设兵团表示已开始调查此事
  天涯社区总编辑胡彬说,10月12日深夜,在当地网络不通的条件下,新疆兵团的负责人致电天涯的编辑,宣布处理结果:当事夫妇都被免职,请编辑协助在网上公布,赢得了网友们如潮的好评
  排名第二的是云南尝试“短平快”应对昆明处理螺蛳湾事件,政府信息跑赢了“谣言”
2009年11月21日21时,云南省委宣传部在新浪网注册的“微博云南”发布100多字的消息,公布当天上午昆明市螺蛳湾市场及云纺商业区100余名不愿搬迁的商户抵制关闭市场事件,警方将24人带离审查,事态得以平息
  此外,早在6个小时以前,昆明警方在云南网和昆明信息港等网站召开网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这一情况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表示,云南方面面对突发事件,没有表现得惊慌失措,而是迅速采用立体、交叉、全方位的方式,使得事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被平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事件应对过程中,云南方面开通了中国第一个政府官方微博客,以最快速度在最大范围内和网民进行沟通,达到说明情况、澄清事实、驳斥谣言、稳定秩序、疏导民怨的作用
这次“短平快”解决危机的事实已经证明,在应对突发事件,特别是和谣言“赛跑”时,全方位、不间断的信息沟通渠道畅通是多么重要
  黄色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三方调查   南京徐宝宝事件完成华丽转身   与上述事件相比,江苏南京徐宝宝事件和湖南湘乡校园踩踏事件中的地方政府部门应对,则有待进一步加强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谷文杰说,2009年11月的“南京徐宝宝”事件,监管部门对此事件的应对过程和效果呈现了一个完整的“V”字形,首先是政府主管部门
返回上页
上一篇:出版工作者协会回应消协炮轰:没研究明白规则下一篇:中国青年报: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