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海外中概股频遭做空 浑水公司扮演猎杀者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7   每经记者赵笛   东方纸业、绿诺科技、嘉汉林业、展讯通信……这一连串原来鲜为人知的名字近日备受关注
在海外市场,中国概念股从香饽饽一夜变成遭“猎杀”的对象
随后,香港股市的雨润也遭遇投机者大肆做空
  中概股怎么了?一方面公司涉嫌造假被查无可厚非,另一方面,海外的做空机制为市场提供了做空赚钱的机会
  或许是海外市场提供了榜样,或许双汇“瘦肉精”事件使得A股投资者突然开窍
近段时间来,A股融券数量悄然增长,做空成为了一件既时髦又赚钱的好事儿
  做空中概股正流行   6月23日~28日这4个交易日,港股雨润食品(01068,HK)遭遇连续下挫,区间跌幅高达32.9%
当所有的证据汇集到一起后,市场发现,雨润食品的暴跌并非一次单体事件,其背后隐藏着猎杀中概股的庞大产业链
  据悉,雨润食品暴跌前夕,市场传言一家美国调查公司浑水研究(Muddywatersresearch)将发表雨润的负面报告,为何一份未得到证实的研报会有如此“魔力”?   原来,这家刚满周岁的浑水公司是中概股的死对头
倒在他报告下的中概股包括东方纸业、绿诺科技、嘉汉林业等多家中国企业
  当然,浑水公司扮演的不是“卫道士”的角色,而是典型的资本猎杀者——通过做空赚钱
有消息指出,浑水公司通过出售负面报告给相关机构,从而让这些大资金能够提前“融券”卖出相关公司的股票,待该股暴跌至低位后买入平仓,从而赚取丰厚利润
  A股融券余额逼近3亿元大关   可能是受到海外投机客做空中概股的“感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近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的融券量也在悄然增长
根据记者统计,按照融资融券各自的增长特点,2010年3月31日至今,其变化轨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2010年3月31日~2011年3月2日,此阶段市场看到的是融资量的快速增长,融券量的缓慢爬升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2日的融资余额为168.38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2010年4月30日的44.1倍
在融券方面,截至2011年3月2日的融券余额8056.9万元,这一数字相当于2010年4月30日的23.9倍
很明显,这一阶段融资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融券量
  不过,从2011年3月3日起,融资余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从这一阶段起,融券的增速明显快于融资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A股市场的融资余额为287.83亿元,单日买入额为18.92亿元;融券余额为2.87亿元,单日卖出量为739.55万股
这一数字分别是3月2日的1.71倍和3.56倍
  除了融券量在近期出现大幅增长,可融券的标的也逐渐增多
记者注意到,截至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一个月后(2010年4月30日),90只融资融券标的中,实际可用来融资的标的多达86家,然而,实际出现融券的股票仅有11只
而截至7月7日,实际出现融资的个股已经达到90家,实际出现融券的个股达到84只,是2010年4月30日的7.6倍
  显然,市场已经开始接受融券业务,越来越多的券商开始放出融券标的,给投资者做空的机会
  双汇“瘦肉精”启示:做空也赚钱   尽管融资融券业务已经推出一年有余,但真正完美体现融券赚钱效应的,当属双汇的“瘦肉精”事件
而融券余额突破亿元大关的日子距离“瘦肉精”事件爆发日非常接近
  2011年3月15日,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济源双汇给猪喂食“瘦肉精”
3月15日当天,双汇发展(000895,收盘价71.20元)股票跌停
在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停牌自查后,双汇发展从4月19日开始复牌交易,随后又是两个跌停
  尽管双汇股东损失惨重,不过在一片哀嚎的背后,竟然有资金利用双汇发展的暴跌发财
  Wind数据显示,3月15日当天,双汇发展当天出现了53100股的融券卖出,而在此前,双汇发展仅有4天出现过融券卖出,单日融券卖出量不过3500股
  3月15日,双汇发展的融券卖出余额从前一日的3.46万元增加到413.08万元;当日融券余量从前一日的400股猛增至53100股
由于双汇复牌后的4月19日、20日融券余额并没有减少,这表明这部分资金浮盈至少2个跌停板的收益,金额逾80万元
  “这位或几位融券卖出双汇发展的投资者可谓是相当有眼光!”一位熟悉信用交易的市场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叹道
该人士指出,在央视节目播出后,有一段时间双汇股价还稳着没跌,融券者多半就是利用了这一短暂的机会向券商融了券
  正是由于融券做空赚钱有了活生生的教材,机构也开始重视融资融券业务
  在融资融券推出初期,券商更多的是发布探究交易规则的研究报告,现如今关于如何利用融资融券套利的报告也越来越多
比如,仅6月份,就有安信证券推出《用融资融券的同质股票配对交易》、华泰证券推出《从股东数量变化和机构持股上选择融资融券标的》等策略报告;此外,目前包括银河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在内的顶级券商都推出了融资融券每日观察,周刊性质的融资融券研究则有更多
  随着双汇事件的警示,机构对融资融券业务的重视,更多的投资者加深了对融资融券的认识,从而形成了新的投资思路
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近期的中信证券(6000
返回上页
上一篇:Myspace兴衰史:多重错误导致失败下一篇:英国百年老报《世界新闻报》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