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迅雷IPO折戟推倒多米诺 土豆网58同城临阵收缰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7
变现窗口短暂关闭,中国概念股赴美上市最早9月重启
美国资本市场上,5月的暴跌结束了中国概念股自去年12月以来的猛烈涨势
中国概念股赴美IPO之路,由于迅雷、盛大文学的双双折戟,宣告了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窗口进入短期关闭期
作为本轮上市先锋队的迅雷和盛大文学刹羽而归,背后一连串的队伍土豆网、58同城、赶集网、开心网……不得不停下脚步
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感叹道:“中国互联网公司美国上市这买卖最近没戏了!”有PE界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变现窗口关闭、二级市场冷却,已经促使一级市场的融资进入胶着状态
”
不一样的命运
优酷CEO古永铿曾经说过:“优酷上市的盛景,其它公司很难复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尽管有默多克、李开复等名人护航、有实现赢利的财务报表,但同样拥有视频概念的迅雷终究没有复制优酷上市的盛景
2011年7月21日,原定登陆纳斯达克的迅雷,在最后一刻宣布因美国股票市场状况不佳再度推迟IPO时间
就在同一天,原订月底赴纽交所上市的盛大文学也宣布暂停IPO
这一天,迅雷员工收到CEO邹胜龙来自美国的邮件,邮件提到由于中南融通等事件,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心存疑虑,长线基金看低中国的价值,在这样的环境下上市不能体现迅雷价值,公司决定延期上市,如果环境改善,可以随时启动
就在半年多前,以亏损报表上市的优酷,赢得了投资者的追捧,IPO首日上涨161.25%,在承销商行使超额认购下募资逾2亿美元,成为2010年美国IPO表现最好的股票,而且是2005年以来最佳IPO表现个股
半年之间,优酷已通过二次增发再募资6亿美元,其中4亿美元为公司增发新股融资
相对而言,自2009年即实现盈利的迅雷则落寞许多
迅雷今年6月9日初次提交上市申请,拟融资最多2亿美元资金,但7月再次提交修改后的招股书,迅雷已将IPO区间价定于14-16美元时,按照中间价位计算预计融资规模为1.125亿美元,缩减一半
一直到7月20日,原订于当晚IPO的迅雷,最终决定将IPO推迟一天
消息传出,IPO将发行价区间由14-16美元下调至12-14美元,ADS发行量从760万份减少至600万份,按13美元的中间价计算融资额约为7800万美元
该融资额较最初的2亿美元下降了近三分之二
迅雷最终还是停下了IPO的脚步
迅雷副总裁王珊娜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美国股市市场状况不佳,对中国概念股看低,迅雷自身应该有的价值无法释放体现
故公司决定延期公开市场募资,等待时机
”
中概股溢价消散
迅雷选择“逆流而上”并非无因
尽管外有美国悲观的经济数据,内有中概股财务造假丑闻,但从6月底开始,中国概念股的下跌势头曾经放缓
从个股上看,6月初上市,曾将发行价调至区间下限仍出现破发的淘米网,股价至7月已经较发行价上升60%,给市场带来激励作用
但这种势头并未延续至IPO认购市场,市场一度传出迅雷认购额不足一倍
对于眼下中概股的市况,王珊娜认为:“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目前的美国股市的确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优质的企业,在满足不了公司价值释放的前提下,会采取暂时观望的态度
”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李玮栋在向南都记者表示,从资金面上看,迅雷在IPO过程中不断缩减融资规模并降低发行价,实际上反映了市场的谨慎态度
“目前美国的资金面并不如去年下半年那么宽裕,国内经济也面临失业率、政府债务等问题;而且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经理多开始在七八月休假,导致交易谨慎不太活跃
”
另一方面,李玮栋认为,2010年9月开始的上市潮,已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向华尔街输送了了39家公司,投资者也因此有更大选择和比较的余地
“此前因中国概念股稀缺而导致的溢价也开始逐渐消散,后续上市的中国公司,商业模式或业务规模令人为之一振的并不多,市场兴趣不大也就理所应当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引发的VIE(协议控制)合法性之争,部分借壳上市中国公司的财务造假丑闻,都影响到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估值判断
事实上,从数据上看,以2010年10月中国B2C第一股麦考林上市为界,目前在美上市已有5只出现破发,下跌幅度均超过20%
(见表格)刚刚完成上市的凤凰新媒体的COO李亚认为,大批基金经理过去12个月认购的中概股IPO遭遇巨亏,从内部投资决策流程看,不怕错过一两个高盈利高增长的新股,没有动机冒险而遭遇新亏损与质疑
上市最快9月重启
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后,沉寂了一段时间的IPO市场重新被唤醒,中国概念股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体发力,进入2011年互联网企业更出现集中性的爆发趋势
大部分的企业都渴望搭上这一艘资本快艇,即使在5月爆发东南融通等一系列丑闻后,盛大文学、迅雷、土豆网仍然纷纷站到了冲刺线上
盛大文学、迅雷急流试水,被视作此番上市浪潮的风向标
不过,在李玮栋看来,“赴美上市的窗口期事实上早在人人上市之后就已经关闭了”
从数据上看,人人公司5月初上市,一度将发行价调高,并最终以IPO区间最高价14美元/股发行,上市首日上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