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LinkedIn:职业社交实用至上 产生有价值关系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7
“微互动”如何成功?
LinkedIn“乏味”的实用至上
作为社交工具,LinkedIn不提供娱乐,不提倡互动,不关注用户喜好,但恰恰是它的乏味让它的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
文/胡尧熙
有一个网站叫watching-grass-grow.com,它的域名译成中文就是“看看草的生长”
这个网站的内容和它的域名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你真的可以在这个网站上看到一颗青草从破土到成长乃至死亡的全过程,只要你有足够耐心端坐在电脑前常年不动
“看看草的生长”是在2003年的4月底上线的,一个美国人把网络摄像头对准自己屋前草坪上的草,就此开始无限时地现场直播
为了活跃气氛,他为每个前来看草的用户设计了新的鼠标形象,只要用户登陆网站,鼠标移到网络摄像头的画面上时就会自动变成一台割草机
即便这样,“看看草的生长”还是被评为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最乏味的网站
LinkedIn和“看看草的生长”之间有什么关系?LinkedIn是今年最火爆的社交网络之一,在资本市场上的风头甚至超过了Facebook,但很多人认为,它和“看看草的生长”一样,乏味度和无聊度不相上下,不过正因为乏味,它才获得成功
先驱Socialnet
如果不是因为电影《社交网络》,LinkedIn的创始人雷德·霍夫曼身上的光环会比扎克伯格更强烈一些
霍夫曼被认为是社交网络最早的奠基人之一,他十多年前还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时研究课题就是如何建设一个社交网络
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Socialnet从名字上就让人对他的志向一目了然,只可惜这个项目遇到了困难,没能发展下去,全世界第一个社交网站的名号也被上线时间更晚,但名气更响的Friendster夺走
结束Socialnet之后,霍夫曼加入了斯坦福校友彼得·希尔的PayPal项目,PayPal的辉煌自然无需多说,日后的网上第三方支付系统都是以它为蓝本进行优化和改进
霍夫曼和希尔很聪明地赶在第一波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把PayPal卖给了eBay,成功套现巨额财富
出售PayPal之后,霍夫曼在2002年重新回归自己的个人兴趣,LinkedIn成为他第二个往社交网络方向努力的作品
但这个作品直到2008年年底才真正引起大众的关注,因为金融风暴,很多失业在家的人通过LinkedIn找到了新的工作,纷纷把它推荐给亲朋好友,LinkedIn的注册人数终于在短时间内有了一次爆发性的增长,但也不过是区区3000万用户,而Facebook的用户已经迈向4亿大关
从一开始,LinkedIn就不是一个能讨好多数人的社交网站,它不提供娱乐,不提倡大范围的网友互动,不关注用户的个人爱好和生活细节,它的用户不多,信息流也很少
霍夫曼更倾向于让用户把娱乐活动都放到线下去进行,而在网上讨论一些能产生价值、严肃的事情,而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事情比一份工作更能体现个人的价值
产生价值的人际链
在社交网站上注册时,大部分人往往会略去自己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或者觉得麻烦,或者觉得这是个人隐私
但在LinkedIn上,这两项是最重要的细节,有足够的空间让你把自己的职业经历娓娓道来,把个人资料完善成一份完整的面试履历表后,你才有可能在LinkedIn上找到自己的朋友和机会
LinkedIn上的好友划分也是以行业来区别的,你可以选择几个感兴趣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小组,会定期收到该行业的招聘信息和内部资料,如果你的履历够鲜亮,大有机会得到一个新的机会
霍夫曼深信,求职是LinkedIn的核心功能之一,但它远不是一个招聘网站,而是一个可以搭建个人品牌的实名制高端社交网站
树立一个品牌远比写就一份简历要困难,霍夫曼认为,由于LinkedIn上的用户更多醉心于讨论专业话题,因此,你的素养和能力可以被很好地展现出来
当然,这也造成一些问题,比如每个用户之间的互动不够,他们相互之间可以Link,但未必就有交流,大部分人在小组话题里才能深入地了解对方
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LinkedIn的初衷,它降低互动的频率,摈弃所有娱乐因素,最大程度地让整个社区和虚假、冗余的信息绝缘
是的,它变得乏味了,但换而言之,它实用至上
你没办法转帖,但可以深入地和猎头公司交换信息,也能直接在潜在的雇主面前表现自己,不一定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凡事都要自己试过
2008年,LinkedIn才允许用户上传自己的头像,至今,它的页面仍枯燥得像篇公文
霍夫曼认为这种简洁性确保了LinkedIn的成功,目前全球财富500强公司中有超过一半的公司都会每天安排专人浏览LinkedIn,从中招募员工
很多人曾认为,LinkedIn与没有工作经验的在校生无关
但LinkedIn半年前上线了专为大学生开发的一个CareerExplorer的应用程序,让他们可以去跟踪师兄师姐们的职业历程,从而作为参照来考量自己今后的职业走向
它也可以帮助用户轻易找到他与一家公司或一个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让网络上的好友数量不再只是人头叠加,而变得有实际价值
LinkedIn在中国行得通?
由于在2011年曝光量狂增,LinkedIn的注册人数突破1亿,离Facebook仍然遥远,但作为一款严肃的工具,表现已经差强人意
《华尔街日报》报道,LinkedIn在中国的用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