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葛宏案追踪:“卖头条”背后的地方报业生态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8
马纪朝
原本在全国新闻界并不出名的葛宏,因被冠以“卖头条的总编”名号成为舆论话题
与此同时,葛宏作为南阳日报社前社长和总编的身份,其遭遇背后,也折射出时下地方报业欲说还休的经营生态
7月23日、7月29日,先后有媒体报道称,河南南阳日报社前社长、总编葛宏,因被诉“受贿卖头条”、毁坏财务账目以及以广告奖励方式贪污等罪名,被当地检察院告上法庭
8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赴河南省南阳市调查发现,葛宏被抓,或许与南阳日报社过去的合并改革存在着一定联系
此外,葛宏案背后,亦是地级党报的《南阳日报》既作为事业单位而存在,却又不得不进行市场化运作来维持运转的尴尬双重身份
作为地级党报,南阳日报社依靠行政征订获得发行量,但却因内容而难以从常规广告市场中获得收益,而其事业单位性质和企业化运行的双重身份,加之日趋竞争的激烈化,都成为它能否继续经营下去不可回避的难题
葛宏被抓溯源:
经营困境和两报合并
尽管2011年的河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南阳市以1026万左右的人口总量位居河南省第一,但是这并没有给南阳日报社带来更多的读者,相反,葛宏之前的南阳日报社,步履维艰经营难以为继
据葛宏的辩护律师、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肖霖向本报记者提供的辩护资料,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南阳日报社仅靠南阳市财政每年20万元的拨款艰难度日
“他(葛宏)在报社担任一把手的时候,报社的账面上仅有一两千元钱,几乎等于破产
”李肖霖说
据公开资料,1997年3月,葛宏担任南阳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党委书记
南阳日报社一位中层领导则回忆称,2007年,一位与南阳相邻的某市级党报领导到南阳日报社考察,葛宏曾抱怨说,报社账面上只有一万多元,给编辑记者发工资都不够,只好每个月向一些区县借钱
同时,与别的地级市不同,由于历史原因,南阳的报业市场长期被分割为二
分别以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为例
郑州市的市委机关报是《郑州日报》,该报同时还创办了都市报《郑州晚报》,并以此与同样位于郑州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大河报》、《河南商报》展开竞争
用都市报的盈利补贴市委机关报的亏损,是当时国内多数地级报社的运营模式,但《南阳日报》却没有这样的优势
尽管南阳市同样有《南阳晚报》,但该报社并不隶属于南阳日报社,而是由南阳市下属的卧龙区主管
南阳日报社上述高层透露,南阳市委曾在2001年发文要求,“将南阳晚报社划归南阳日报社领导,保留副处级规格”,但由于《南阳晚报》背后牵涉太多利益,直至2008年11月28日,两报合并才有实质性进展
南阳市委组织部发文,免去原《南阳晚报》总编职务,任命《南阳日报》一位副总接任
据上述高层分析,此次葛宏成为被告,可能与当时《南阳晚报》被并入《南阳日报》有关
据其透露,合并前,《南阳晚报》一直由当地一家民营印刷企业印刷,原《南阳晚报》总编被免职当天,《南阳晚报》与该印刷厂突击签订了为期6年的承印合同
而据同时在承印合同上签字的另一位副总编回忆,“得到包总(包廷怀,即原《南阳晚报》总编)让我签字的肯定答复后,我才在合同上签下了我的名字
同时,按总编要求,在签字日期上签了‘2008年11月20日’,而当天实际是2008年11月28日
”
该副总编同时表示,葛宏想将晚报的印刷权收回来,但合同已签,覆水难收
和对方谈判,结果是对方出动一百多人到市委上访
与此同时,对《南阳日报》私设“小金库”、“毁账”的举报,也举报至河南省纪委、检察院
上述南阳日报社高层表示,包括葛宏在内的多位《南阳日报》领导均认为这是一份“价格极其昂贵”的合同——“由于对这个民营印刷厂的质量不满意,我们日报提出,与对方终止合同,6年赔偿他们3000万元,但对方仍不同意,你说这其中的油水多大?”
经营南阳日报社:
另类赢利模式
据本报记者了解,面对着对外无常规的广告可供赢利,内无子报可以输血的局面的葛宏,不得不采取另一种模式——为政府部门做宣传,吸纳政府机关的形象广告
《开封日报》甚至鼓励编辑记者们,积极与所负责条线沟通,让他们出钱在《开封日报》上刊登新闻,“只要不是省领导来视察,或者市里有什么重大活动,头条一般都是要换钱的,价格一般是在万元左右
”
在呈交给当地检察机关的情况说明中,葛宏说,《南阳日报》虽然是事业单位,但财政上却不拨款,不得不自收自支
“作为总编辑,一手要抓办报,一手要抓创收
这些年,我把自己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了广告创收上
”
“这些年来,我亲自抓广告的策划、组织、协调
每隔两三个月,又亲自主持广告创收策划会
”葛宏在情况说明中说,他在报社内部,被称为“大广告部主任”
据葛宏上述说明,2009年下半年,葛宏提出一个评选推荐活动的广告创意,还亲自给南阳市下属的很多县区、市直部门以及一些企业打电话,联系广告业务,最终直接给《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