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微博简约却不简单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0-01
互联网实验室总裁刘兴亮/文
2009年以前,在中国,微博还是个小众事务,更多在IT行业从业者和网络潮人之间流行,用户最多的也不过几十万(腾讯滔滔是个特例
毕竟滔滔用户太庞大,几乎是开山鼻祖Twitter的两倍
而且,用户如果选择了滔滔服务,每次只要修改下QQ的签名,就认为发了条滔滔)
自从新浪强势介入,微博才逐渐走向大众视野,应该说,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过百万用户规模的微博
而它也注定对中国互联网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微博是什么?
微博将是互联网行业未来两三年引导创新的热点,也将是潮流引爆点
不过,至于它最终会发展成为什么样子,估计谁也说不好
这个产品可塑性太强,可发展余地也太大
那么,在当下,微博客是什么?
*微博是一款Web2.0的产品,不是媒体
媒体也只是微博的一个属性而已
如果说谁把微博简单看做媒体,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一点,具有与生俱来的媒体因子的新浪尤其要注意
微博当然属于SNS的范畴,而且代表着SNS的未来
*新型的人际沟通方式,让沟通更为随意
*订阅器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人把Twitter当作订阅器来使用,看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
这种功能在围脖上也可以实现,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博客绑定了南方周末、南都周刊等媒体
* 口碑营销的绝佳地
我们倡导了这么多年的口碑营销,现在发现,微博才是口碑营销的最好地方:其一:微博里都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一个活生生的用户;其二:对产品的只言片语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感受;其三:微博的核心就是转发,不停的转发
* 个人言论集散地
每一条微博,就是一粒珍珠,一颗石子,把它们按照一定规律串起来,就是一件上佳首饰
嘀咕就提供了这样的自动把一条条的信息弄成一篇博客的功能
* 生活助手,例如通过微博客订餐
在Twitter上,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都很火
想吃麦当劳?那就发一条私信吧
* 最省成本最高效最不失真的新闻发布会,这一点可以去问问李开复
简约而不简单
每条微博信息不超过140字,相对传统博客而言相当简约
不过,这种简约的模式却有不简单的影响力或者价值
* 一切简单化
许多人有过这样的感受:比如记者写新闻时,学者做论文时,研究人员写报告时,秘书写讲话稿时,会为了凑字数而凑字数,没话找话
而微博会加快我们向节约型社会的迈进
* 不失真
举个例子,一个企业举行个发布会,请了几十家媒体,足足讲了3个多小时,可谓把企业理念、产品特性、营销前景等等讲得很通透
可是,第二天见报一切都变样了,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都会只截取一句话几段话来报道
这就是传播失真的问题
在微博里,这种失真就会无限趋近于零
李开复在前段时间的离职事件里应该体会很深
* 及时性
因为微博可以用短信来发,所以它就类比于短信的及时性
* 发布形式最为多样化
手机短信、彩信、IM(如QQ、MSN、Gtalk等)、Email、Web、WAP等统统可以,以前的任何传播形式都不可比拟
* 传播速度&转发的几何级数效应
比如2007年旧金山大地震的消息最先是通过Twitter发布的;比如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Twitter上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是在北京时间下午2点35分35秒,比彭博新闻社快了22秒
* 真正的自媒体
微博客作为自媒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专业媒体的权力;同时也会进一步削弱了博客中精英的话语权,凸显了草根性与平民化
达尔文曾经说过:“世界上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应变迅速的
”微博带来的种种变化,也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应变迅速
只要做出应变了,就有可能会抓住这个摩登时代
风头将超IM以及博客
笔者认为,未来微博客的风头将会盖过博客和IM
* 传播速度快
从Twitter影响伊朗大选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微博客的传播速度比以往的所有传播介质加起来的速度还要快
微博甚至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将一个突发新闻事件传遍全球
* 传播层面广
IM是点对点交流,而微博客是点对面交流
* 即时信息搜索功能
举个例子
我家住在亚运村,办公在中关村,每天下班回家走北四环
一般晚上9点以后北四环很通畅的
可是有一天却特别堵,有一段简直就动不了
这个时候我就迫切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传统的互联网工具和应用就不能满足我,新浪搜狐不能,Google百度也不能
只有微博可以,上去一搜,原来那晚鸟巢有英伦组合的演唱会
当然,交通台也能够随时提供路况信息,不过如果是其它突发事件,交通广播恐怕就无能为力了,而微博客并不受此限制
笔者认为,即时搜索,在未来的日子里,不仅会成为用户的频繁应用,也可能会成为微博的核心商业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和手机的无缝结合,对于微博而言具有革命性意义
短信、彩信、WAP……你可以随心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