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光线传媒王长田:做中国的“默多克”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7
陈汉辞
再次谈起光线传媒的模式时,即便在其再熟悉不过且有空调的办公室里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专访,王长田也在擦汗,这位立志做中国“默多克”的传媒大亨有一个特点,一般激动时,总会流汗!
历经5年,光线传媒终将登陆创业板,6月17日,光线成功过会
按照招股说明书,光线传媒2010年的净利润为11282万元,其中享受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金额为3301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24.46%
分析师指出,如果按2010年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的净利润9475.85万元计算,每股收益(摊薄)约0.86元
参照目前新股发行的平均市盈率以及华谊兄弟和华策影视的估值,若以40倍市盈率测算,光线传媒每股估值约34元,王长田个人持股市值有望超过20亿元
“激动,还谈不上,毕竟发行价还不知道,离那一天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对于个人的财富还不会想那么多,而且,我个人三年锁定不能卖,融来的钱更多还是要实现曾经的梦想
”王长田望了望窗外
相对于华谊兄弟(300027.SZ)、华策影视(300133.SZ)“绑定明星制”的号召力,“平台+内容”的光线传媒能否得到投资者的青睐还是未知数,不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表示,作为制播分离后的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传媒公司,无论从政策鼓励,还是盈利模式的探讨,光线传媒都将是一个“重要借鉴”
上市波折
王长田难掩自己心中焦灼也是人之常情,在国内传媒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没有电视台的“民间电视台台长”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属不易
1998年,王长田离开体制内的电视台,东拼西凑10万元建立中国第一家专业电视策划与制作机构“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
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第82号文件,被电视业界解读为“制播分离”的信号
这意味着电视台和民营公司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电视台也会向社会制作机构购买节目
此时的王长田已在一个由民居改建的简陋写字楼里开始了创业,《中国娱乐报道》横空出世,通俗的播报方式让其迅速进入全国的有线电视台
半年之内,和王长田签约播放其节目的各地电视台达到60多家
其模式基本是,光线传媒的节目免费提供给电视台,获得一定的广告时间
根据国家规定,三十分钟的节目规定可以插播20%的广告,光线拿一至两分钟的广告,电视台四至五分钟
“这种模式下我们拿40%的广告时间,而60%在电视台
电视台和我形成了没有花钱买,广告销售扣掉频道运营成本就是利润
电视台广告是当地销售,我的广告是全国性的销售,我的竞争对手某种意义上是卫视和中央台
”王长田说
而短短两年内,就涌现出一大批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
单是2000年的“北京国际电视周”,参展的民营公司数量便达317家
因实力强大,光线传媒、派格太合、欢乐、唐龙四家公司被当时业界戏称为“民营四公子”
2003年光线传媒广告收入超过2.5亿元,播出范围覆盖全国300多家电视台
2004年,国家正式部署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在广电系统推出了“管办分离”、“广播电视总台制”的改革
其中指出,一部分广播电视节目包括大众娱乐类节目、社会服务类节目的制作经营等属于产业经营范围,这部分要面向市场,要严格按照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市场主体,进行产业化运营
这算是一个政策上的鼓励推动
“我在2003年至2006年利润4000万至6000万
2007年是个坎,但我们过来了
”王长田说道
王长田2005年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比较模糊,“民营参股,国有控股,民营有没有独立实体,这是一个模糊地带,是对民营电视企业发展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
当时利润还在增长的情况下,王长田已开始寻找新的模式,其新的定位是光线传媒是一个以新媒体和新技术为导向的多媒体内容的提供商和运营商
从这年开始,关于光线传媒上市的消息就不断
更有传闻说,王长田要将光线传媒卖给华谊的王中军
2007年,光线传媒与华友世纪(音乐)合并,但不到半年,双方便“离婚”
这一次,被业界人士认为是曲线在纳斯达克上市未果
2008年算是光线传媒较为低潮的一年,当年的利润仅有1300万元
不过,在文化产业大复兴的宏观背景下,这一年,加入影视、活动业务的光线传媒获得北京银行(601169.SH)超过1亿元的贷款额度,为重启上市作铺垫
光线传媒2009年高调投资《阿童木》,算是进入影视产业最为标志性的符号
迄今,其影视业务进入全国前三名,所得利润占到公司的32%
再加之在传媒平台上搭建的活动业务占到了11%,原来占据主要位置的电视业务虽下降,但仍旧占到了57%
王长田称,三者是内容与渠道全方位的整合
与华谊有本质不同
“我们的模式其实有点像腾讯,他们原来所有的业务都是架构在QQ上,不断扩展,彼此互相扯都扯不开
我们是依托电视网,是内生的,内部资源的组合,想做什么事,没人找人,没项目找项目
”当本报谈及华谊兄弟时,王长田表示愿意与腾讯相比,尽管他们与华谊兄弟上市的承销商是同一家——中信建投,“因为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