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返利网:B2C的另一条道路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8   近两年的时间里,崔麟看到的都是一个悖论:一方面是“惊人数量”的资本投向了B2C领域;另一方面则是这些资本大多直接投给了B2C网站
  后来者要不要重走这条路?   事实已经说明了崔麟的选择
  2011年7月26日,他所在的迪斯尼旗下思伟投资联合启明创投公开对外宣布,向返利网(www.51fanli
com)注资千万美元
  返利网的名字就透露了它的商业模式,它的定位是“第三方网购门户”
网购人群通过返利网这个渠道到各个电商平台完成有效订单后,商家把利润中的一定比例返给返利网,不同行业的比例不尽相同,“从1个点到30%、40%不等”,返利网CEO葛永昌说,而其中的70%到80%又回到了消费者手里
据返利网的数据,其去年返还给消费者的总金额将近3250万人民币
  2006年底,葛永昌揣着10万元创办返利网
“最初客户只有十几个”,目前京东商城、当当网、凡客诚品、1号店、美团网、淘宝等近400家电商都是返利网的客户
其背后则是超过250万的注册网购会员,每个月有近5万单的订单以及接近2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
“过去几年的增长平均在300%左右”
其COO朱旻说
  背靠B2C大潮   从公开报道而言,“返利”网站拿到风险投资的迄今只有返利网一家
投资人的疑虑是:这种商业模式能长多大?   这笔融资,返利网还是等了至少一年
  “认识葛永昌已经2年多了”,思伟创投合伙人崔麟回忆说,最初葛永昌来到他办公室时,手里只有一个PPT
在此之前,启明创投合伙人童世豪已经在关注“返利”这个细分领域,他的逻辑则来自于早年对凡客诚品的投资
  事实上想到“返利”模式的并非葛永昌一个,市场上早就存在一批返利网站,连腾讯、网易等都杀将进来
至少从现阶段来看,返利网站是有存在价值的:一批发展中的B2C公司需要做推广、需要第三方平台为其创造新的客户流量
而成熟的B2C平台出于刺激其老用户的活跃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返利”的需求
  但从公开报道而言,“返利”网站拿到风险投资的迄今只有返利网一家
投资人的疑虑是:这种商业模式能长多大?   童世豪认为,这取决于“B2C市场在中国有多大”
根据易观国际的报告,2010年中国B2C网上零售市场规模已经突破千亿大关
但尽管如此,这个数字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仅为2.5%
“美国的这一数据是7%
”童世豪认为,中国B2C市场的深度甚至要比美国更大
以其熟悉的凡客诚品为例,B2C这种模式最受热捧的是二三线城市,“网上购物的SKU更多”
  顺理成章的,现在前端热闹的B2C直接投资也会让“返利”网站受惠,拿到融资的B2C更愿意大手笔地做营销
但是这种热闹能持续多久?横向对比美国经验,这场B2C的盛宴被认为至少会持续10年,“一直有钱在投入”
  转型“类大众点评”模式?   “返利网未来的角色是一个综合的SNS社区,是一个B2C的导购角色
”其CEO葛永昌一再强调说,“返利”模式只是其最初的切入点而已
  待到尘埃落定,返利网是否会被B2C所抛弃?一旦B2C平台成熟,它们还会用返利这种模式来吸引流量么?   “亚马逊、卓越在国内做的营销投放一直很少,但他们一直有在返利网上做投放
”葛永昌认为,即使未来成熟的B2C减少投放预算时,返利网也会是其必然会考虑的渠道之一
理由是这是“一个成本低、效果稳定”的渠道;而且实行的是按照效果付费的模式,只有用户订单完成配送并且没有退单的情况下,返利网才能得到客户的返利
  “从目前看,返利网的投放效果是相当好的
”其COO朱旻给出了一串数据,返利网目前的客户转化率为25%,“这是国内普通网站的20倍以上,是淘宝网的将近3倍”
返利网对于B2C的价值是,其能为后者带来1:100的资本回报
  另一个维度的质疑是:“返利模式”是否能对消费者形成有效黏性?返利网的规定是只有现金累计超过10元时才能提现,其他返利性质的网站也各有门槛
消费者是否愿意为着占总价不多的返利而登陆返利网?“返利网注册用户目前的月平均订单量是每月8单”,朱旻分析说,其目前250万左右的用户群中有将近60%是女性用户
  但他们显然也认为,单纯的“返利”模式并不足以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返利网未来的角色是一个综合的SNS社区,是一个B2C的导购角色
”其CEO葛永昌一再强调说,“返利”模式只是其最初的切入点而已
事实上早在两三年前,返利网就已经设置了社区功能,“只是是相对简陋的BBS模式”
但即便如此,目前其社区里每天仍有数万次的购物经验分享、上万张照片的分享
  此外返利网也在尽可能优化流程,便利消费者
比如其用户无需反复注册,可从返利网直接登陆100多个电商网站;其不仅提供返利、折扣券等服务,也提供导购服务,“帮助消费者挑选尽可能好的电商”
一个表现是,返利网在最近也上马了团购板块
其目的在于使返利网成为“网购链条中赶不走的利益分享者而不是单纯的推广者”
但作为独立第三方,要如何应对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杀入对自身业务的挤压?   “哪家电商会介意多一个
返回上页
上一篇:阿里雅虎软银签停战协定下一篇:淘品牌韩都衣舍:“韩版ZARA”快跑